

龙丰纸业厂区
中国江苏网(记者 刘静摄影报道) 4月25日上午,第五届“网上看河南”采风团的记者在当地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河南省濮阳市的工业发展。
作为濮阳“以工兴市”战略背景下的一个缩影,濮阳龙丰纸业有限公司更是集中体现了濮阳的这一特色。
濮阳龙丰纸业其林纸一体化项目成为该省重点建设项目和工业结构调整标志性项目,2003年5月底,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十五”期间拟建成的十个林纸项目之一。项目总体规划为30万吨/年杨木化机浆、50万吨/年高档印刷纸、100万亩造纸林基地。项目一期制浆工程于2003年6月28日开工建设,建设规模为10.8万吨/年杨木化机浆,20.4万吨/年轻量涂布纸,配套建设23万亩造纸林基地并于2005年 11月23日正式建成投产。截止2006年3月底,累计生产风干浆39700吨,累计销售39370吨风干浆,实现销售收入11230.9万元,基本实现了产销平衡。今年3月份产销两旺,当月生产风干浆9012吨,超过设计产量,销售9100吨,销售收入2761万元,利润22.5万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原料供应,这种原料就是木材。30万吨/年杨木化机浆,50万吨/年高档印刷纸项目建成后年需杨木量约106万立方米,目前已建成投产的10.8万吨/年杨木化机浆工程年需杨木量约为38万立方米。杨木的大量需求旺,农民收入大幅提高,更有种树的积极性了,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重大方针,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一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如装卸木材等需要许多劳动力。二是节省大批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额外收入。项目以木材为原料,亟需现代林业的支撑。发展大面积的自营林,可使许多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外出打工,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民带来更大的收益。另外,还可提高黄河滩区、黄河故道和背河洼地的土地利用率。种树前3年,不影响种庄稼。3年之后,树下可以种附加值高的喜阴作物,如姜、牧草、食用菌、百合等,增加农民额外收入。三是与传统种植业相比,可明显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原料林基地的建设可大幅度提高濮阳市农村的森林植被覆盖率,对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林纸一体化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了河南省造纸工业结构的调整和濮阳工业发展,同时,也加快了当地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为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新途径,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系统工程。